让客家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陈善宝新客家歌谣进校园”项目启动
掌上梅州讯 3月9日下午,生根发芽由兴宁市教育局主办,让客兴宁市汉芬小学承办的家文家歌AG超玩会入口“陈善宝新客家歌谣进校园”项目启动,首站走进兴宁市汉芬小学。化校
活动现场,园陈谣进梅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善宝客家山歌非遗传承人、新客校园项目客家童谣代表人物陈善宝和客家三宝组合成员、启动客家山歌非遗传承人梁姗姗通过PPT图文、生根发芽视频、让客现场演唱、家文家歌互动等丰富的化校授课模式,多维度地展现了客家非遗、园陈谣进客家美食、善宝客家建筑、新客校园项目AG超玩会入口客家服饰等丰富的客家文化,让学生们从多维度了解到其中的魅力。此外,来自梅江区客都小学学生、梦之星艺术学员陈锦昊还为现场师生演唱了原创新客家童谣《小小萤火虫》,精彩的表演受到同龄学生的喜爱。活动结束后,不少学生表示,接下来会好好地学习客家歌谣、杯花舞,努力登上更大的舞台传播客家文化。
近年来,陈善宝教学团队在“新客家歌谣”方面的作品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给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条件以及系统的授课模式,为推动客家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不仅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教案,更要备新课标,教学内容会不断创新,适应时代需要去发展,将更多客家非遗文化通过新模式融入到课程中,让客家非遗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并通过艺术展演、比赛、MV拍摄等丰富的形式,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陈善宝表示,团队接下来会每个星期走进学校给学生开展普及性课程,进一步打造精品节目课程,为岭南童谣节、客家童谣节、中小学生文艺展演等作充分的准备。
据了解,此次项目的开设旨在推动我市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采用陈善宝教学团队新模式、新思路的授课方式,使学生更有兴趣、更主动地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竹板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杯花舞等丰富的客家非遗文化,让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更好地传承客家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
梅州日报记者:赖运香
编辑:李舒宇
- ·粤游新意|打造现代旅游消费引领地,广东打算这样干!
- ·游泳世界杯仁川站今日开赛 潘展乐400米自由泳晋级决赛
- ·石棉县开展学校反恐防暴应急演练
-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41元 实际增长4.9%
- ·中国红十字会首批援缅物资4月2日下午运抵震中曼德勒
- ·伊以冲突升级,中使馆提醒在伊朗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 ·三季度深圳平均招聘月薪12400元,位列全国第三
- ·前三季度我国电信新兴业务收入3252亿元 同比增长9.4%
- ·中方就美进一步加征50%关税追加提起诉讼
- ·以家庭“小美” 共推村落子“大美” 饶平县妇联着实增长“详尽庭院”与“以及美村落子”建树互融共匆匆
- ·因地制宜错位发展 打造县域经济新亮点
- ·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落” 系列赛潮州市级赛开赛
- ·央行3月开展了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 ·余依婷夺得游泳世界杯仁川站女子200米混合泳金牌
- ·省“暖冬行,爱传递”系列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把温暖送到地震灾区
- ·小汽车选号系统8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