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里蹚出的“生命线”
洪水退去,生命线天空放晴。灾区广东梅州市平远县体育场内,生命线九游螺旋桨轰鸣声阵阵,灾区4架直升机往返灾区一线不停歇。生命线
6月15至16日,灾区强降雨导致梅州多镇村发生洪涝灾害、生命线山体滑坡、灾区人员受困。生命线救援人员争分夺秒,灾区与时间赛跑,生命线在灾区蹚出一条条“生命线”。灾区
16日15时,生命线九游接到指令后,灾区梅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白渡特勤站13名指战员第一时间携带救援装备赶赴平远县增援。生命线
“到达大柘镇坝头村时,水深已经没过头了。”特勤站班长李正韬、周桢武和同事们穿着救生衣,开着橡皮艇,一趟趟地转移被困村民,先后共营救转运被困群众58人。
时间就是生命,救援刻不容缓。
平远县泗水镇是此次灾情严重的地区之一。在日前的强降雨中,其24小时降水达369.3厘米。前往平远县泗水镇的路上,路面堆满淤泥,随处可见已经塌方的残缺山体。
没有路,就徒步,成了救援队伍的共同选择。
“道路、通讯都中断了,为了及时探查受灾情况,我们只能徒步进去!”特勤站站长彭志昉和同事们背负着五六十斤破拆器材前行,路途上充斥着滑坡和塌方,很多时候只能上山绕行,可谓步履维艰。
鞋子烂了、双脚被蚂蚁咬肿通红……在艰苦跋涉七个小时后,他们终于抵达灾区一线,为后续的救援打通了一条“生命线”。
泗水镇大新村一度成为“孤岛”,直升机是进入村庄的唯一方式。
6月19日,救援人员将救灾物资搬上直升机,准备运往受灾严重的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泗水镇大新村。新华社记者卢汉欣 摄
“房屋树木都被冲垮,连直升机都没有地方停靠,只能尽可能地贴近地面。”梅州消防救援支队救援人员陈剑波回忆说,当时重型装备无法到场,路面满是淤泥和积水,有一段两公里多的路程,他走了近一个小时才到达。
“到19日下午,通过直升机运输,大新村共投入救援力量约150人,还投入1000多吨的食品、药品和装备。”平远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林申智声音已经沙哑,作为首日进入村内的救援人员,他已经连续作战数天。
灾情发生后,群山环绕的平远县文贵村多处山体滑坡,一度断路、断水、断电、断通讯,彻底失去与外界的联系。
17日,当第一批救援人员乘坐直升机携带物资抵达村里时,村民们欢呼雀跃。借助直升机运送过来的3000米水管、100升汽油以及100升柴油,村民们在村干部的组织下修复了村里的水管,用上了村里的应急发电机。
随后,村民们自发开上自家的挖掘机和铲车协助救援人员疏通道路。20日,村里通往平远县城的道路被抢通。当天下午,当记者驾车来到文贵村村委会时,村民们正在领取生活物资,除了米、油、面粉等生活必需品,还有治疗发烧、感冒的药物。
在装上两大袋的物资后,文贵村村小组长张小英骑着摩托车向数公里之外的深山驶去,赶在天黑前将能满足一周生活的生活用品送到偏远地区的年迈老人手中。
6月17日以来,广东省应急航空救援中心共出动5架救援直升机执行梅州市平远县、蕉岭县应急航空救援任务,至6月21日11时累计飞行384架次,159小时10分(含调机时间),向灾区运送专业救援人员1251人次,运送发电机、食品、饮用水、医疗设备等应急救援物资86批次,约69吨。截至20日,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协同国家消防救援局广东机动队伍共出动消防救援人员4248人次,消防车辆584辆次,疏散、营救群众1869人。
通信恢复了,道路打通了。如今,更多人可以进入梅州,和百姓一起进行灾后复工复产。
新华社广州6月21日电
记者潘禹杰、陆浩、熊嘉艺
参与采写:陈雪莹、王瑞平
- ·注意!天全境内G318线2713KM+800M(小地名:火夹沟)实施交通管制
- ·潮州市卫健局:聚焦“急难愁盼”“医”心为民服务
- ·市残联出实招解决残疾人评残办证难题 让残疾人更好享受优惠政策
- ·市领导带队检查节前交通安保和安全生产工作 尽最大努力确保古城交通安全顺畅
- ·台教育部门负责人称“避免两岸中小学交流”?国台办回应
- ·全市迎接省2023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消防工作现场考核巡查工作推进会召开
- ·王文森带队到饶平县调研
- ·第七届粤东基础教育信息化论坛在韩师举办
- ·全力确保供电万无一失
- ·潮州发布《松材线虫套袋熏蒸消杀技术规范》等4项团体标准
- ·市残联出实招解决残疾人评残办证难题 让残疾人更好享受优惠政策
- ·第七届粤东基础教育信息化论坛在韩师举办
- ·夏凤俭彭映梅会见中国联通四川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谭明
- ·专家学者到潮州调研潮绣艺术 了解潮绣传承发展 推动非遗保护工作
- ·湘桥区: 凝“新”聚力 扣好廉洁自律“第一粒扣子”
- ·创文明校园 育时代新人 ——记潮州市文明示范校园饶平县新丰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