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消费需谨慎!中消协提示要注意这4点
近年来,预付随着预付式消费覆盖领域越来越广,消费需谨消协一些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慎中九游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卷款跑路”“套路营销”等。提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将于7月1日起实施,注意针对预付式消费的预付问题,强化了消费活动中的消费需谨消协经营者义务。6月28日,慎中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广大消费者选择预付式消费时注意以下几点。提示九游
一、注意谨慎选择商家
由于消费者在预付式消费中因信息不透明而处于劣势地位,预付在资金安全、消费需谨消协服务质量、慎中合同等方面都存在风险隐患。提示消费者在进行预付式消费前,注意要谨慎选择商家、理性消费,认清自身实际需要,尽量避免较大数额的充值办卡,单次充值不宜过多,不轻信各种优惠活动。同时要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较好的经营者。
二、认真审阅合同
预付式消费应与商家签订正式合同,以电子邮件等形式的合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确保合同可随时调取查看。在签订合同时,需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注意合同中是否存在收款不退、过期作废、限制转卡、丢卡不补等“霸王条款”,如有发现要敢于说“不”。
三、保留消费凭证
办理预付卡后,消费者还要注意保留证据,向商家索要发票、收据,保管好每次消费打卡记录,保留聊天记录等证据。每次消费后都要仔细核对所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金额,及时掌握卡内余额变动。除此之外,消费者付款时要使用商户专用收款码,拒绝私下转账。
四、提升维权意识
消费者如遇到消费纠纷,及时找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及时向消协组织或有关部门投诉,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主动性。消费者在平时消费时也要留心观察经营者的经营状况、服务质量,如发现异常,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中国消费者协会督促相关经营者务必保证合法合规,明确必要信息,履行告知义务,做好售后服务;不得违背公平交易原则,进行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有序发展是营造和谐稳定、健康向上营商环境的前提。中国消费者协会呼吁社会各方力量加强对预付式消费乱象的治理力度,规范预付式消费规制,健全制度机制,从源头持续遏制,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卢绍聪
- ·中国红十字会向缅甸地震灾区提供紧急人道援助
- ·南茶北引,清远茶企与内蒙古茶商睁开漫谈交流
- ·南茶北引,清远茶企与内蒙古茶商睁开漫谈交流
- ·立秋过后,中老年人如何加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管理?运动健身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时令节气与健康
- ·广东多地终于“解冻”!清明天气又要“变脸”
- ·暑运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6亿人次,连续3天超1600万人次
- ·实“荔”出圈!广州打好荔枝“保鲜战”
- ·潮汕河汉奖第三十五届暨潮汕河汉辉勇师表奖第十四届、潮汕河汉黄旭华科技立异奖第二届颁奖大会举行
- ·河北承德市宽城县发生2.8级地震 震源深度13公里
- ·潮汕河汉奖第三十五届暨潮汕河汉辉勇师表奖第十四届、潮汕河汉黄旭华科技立异奖第二届颁奖大会举行
- ·38元一份的中药冰淇淋走红,网友:李时珍坐不住了
- ·潮汕河汉奖第三十五届暨潮汕河汉辉勇师表奖第十四届、潮汕河汉黄旭华科技立异奖第二届颁奖大会举行
- ·《甄嬛传》“曹贵人”扮演者被质疑卖假包,本人回应!
- ·湘桥区凤新街道莲云村落:加力提速增长“三清三拆三整治”
- ·商场、公园逐步开放 市民出行科学防护不可少
- ·秋燥易伤肺,秋季如何养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