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区“就业超市”赋能乡村振兴
港北讯 笔者9月25日从港北区获悉,就业超市近年来,港北该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区赋AG超玩会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村振在村(社区)搭建“就业超市”平台,就业超市形成全时全域、港北线上线下、区赋就近服务新格局,村振构建集用工保障、就业超市职业培训、港北AG超玩会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区赋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为重点群体提供精准公共就业服务,村振持续为乡村振兴赋能。就业超市截至8月底,港北该区城镇新增就业3163人,区赋失业人员再就业917人,就业困难人员新增就业45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6171人。
服务事项“就地办”。港北区延伸拓展就业服务触角,将乡村公益性岗位申请、职业培训服务等12个事项下沉至村级办理,最大程度方便基层群众“就地办”。同时,积极整合资源,统筹安排105名就业社保协管员、48名就业社保协理员到村(社区),靠前服务,精准协助帮扶,建立一支专业强、素质高的就业服务队伍。今年以来,通过“就业超市”发放招聘信息等宣传资料15万份,分类建立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市困难群众等重点群体实名制台账2852人,开展乡村公益性岗位申请等服务事项2500多次,有效提升服务水平。
职业培训“就地学”。港北区积极开展就近就地培训,有效解决有培训意愿的劳动者“顾不上”、与生产生活“有冲突”的问题,让群众就业更有底气。通过定期走访企业、村组群众及返乡人员,全面了解技能培训需求和困难。针对部分求职者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就业能力差的特点,该区把培训教室“搬”到村(社区),引进专业培训学校,结合港北区重点产业布局,开设一系列就业稳定、操作容易的培训班,让群众在家门口学技能、拿证书、就好业。今年以来,该区在村(社区)举办叉车司机、育婴员、家政服务员等专业的技能培训班23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785人,均参加职业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帮助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更有底气实现高薪就业。
工作岗位“就地选”。港北区推行“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在线上搭建智能化就业网络平台,整合贵港云招聘等3家网络招聘平台,群众“扫码”求职,便捷获得企业介绍、岗位需求和薪资待遇等用工信息,直播带岗推介服务,还可以实现网上快捷“下单”,远程视频面试入职。在线下,“岗位”上架,按需“挑选”,还提供求职登记、创业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今年以来,该区累计举办16场次招聘会,提供岗位7000多个;对1404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一对一联系推荐岗位;对4085名求职人员,推行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的用工服务,组织安排专车输送求职者到区内缺工企业应聘,入职1800多人。
- ·列车旅客脱鞋光脚伸到对面座椅引发争执 铁路公安介入调查
- ·病虫害导致茶叶“千疮百孔”?@梅州茶农,专家为你支招啦→
- ·留意侵略!明天夜间至6月2日,梅州有大到暴雨部份大暴雨
- ·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6.02万亿元 同比增长5.2%
- ·两“腹肌男”绑藏百台旧手机,海关截查现原形
- ·“我的稻田确定要守住”!多方协力呵护粮安
- ·事关招生退学使命!梅州市教育局宣告舒适揭示
- ·受台风“康妮”影响,深圳北站停运部分动车组列车
- ·3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为50.8% 连续五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
- ·芦山志愿者深情关爱“夕阳红”
- ·预防维生素缺乏的好办法,就藏在一日三餐里
- ·梅州多个州里受洪涝影响较严正,留意雨天涉电清静
- ·第137届广交会即将举行,这些亮点值得期待
- ·客家山歌音乐剧场《喊山》落选文旅部2024
- ·赏客乡瓷韵、逛文创集市...就在本周,中国客家博物馆精采等你来
- ·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6.02万亿元 同比增长5.2%